|
國家標準GB/T59712-2010《振動時效工藝參數選擇及效果評定方法》 |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振動時效工藝參數的選擇及技術要求和振動時效效果評定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碳素結構鋼、低合金鋼、不銹鋼、鑄鐵、有色金屬(銅、鋁、鈦及其合金)等材質的鑄件、鍛件、焊接件、模具、機械加工件的振動時效工藝及其裝置。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 機械式振動時效裝置(同期報批)
3 術語和定義
GB/T××××中確立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
激振點 Excited position
振動時效時,激振器在工件上的夾持點。
3.2
振型 Vibration mode
工件共振時,當某一點位移達到最大值的瞬間工件各點的位移形成的線或面。
3.3
節點 Vibration node Vibration nodal line
時效時工件受周期性交變載荷的作用產生諧振,振幅最小處,稱為節點。節點連成的線即節線。
3.4
有效頻率、有效振型 Effective vibration frequency、Effective vibration mode
在激振裝置的頻率范圍內,引起工件諧振響應的頻率中,其對應的振型能有效降低工件被關注區域的殘余應力的頻率叫有效頻率,該振型被稱為有效振型。
3.5
時效頻率 Eging frequency、時效曲線 Eging curve
對工件某一有效頻率的亞共振區進行振動時,為達到一定程度的動應力而具體選擇的激振頻率被稱為時效頻率。激振頻率保持在時效頻率處,工件被檢測點的加速度值隨時間變化的曲線被稱為時效曲線,即a~t曲線。
3.6
掃頻曲線 Scanning curve
激振裝置的頻率由低向高升速過程中,工件被檢測點的加速度值隨激振頻率或激振器轉速變化的曲線稱為掃頻曲線,即a~n曲線。
3.7
跟蹤曲線 Tracking curve
以初始時效頻率處加速度值為一固定值,控制該加速度值在時效過程中保持不變,需要不斷調節激振器轉速。該轉速隨時間變化的曲線被稱為跟蹤曲線,即n~t曲線。